完美电竞新能源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化石类能源的概念,泛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核能等,涉及到生物、新材料、电子等多个领域。具体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海洋能、地热能、燃料电池等。
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式的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新能源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广。目前投资新能源的,既有属于国有性质的资金,也有民间投资;既有国外风险资金,也有国内民间资本。而国有资金虽然投资项目少,但单项投资额度大,是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2)投资方式灵活、领域广泛。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各级政府的财政投资都以大中型风能、核能、太阳能项目为主;风险投资机构则以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相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为主;民营资本的创业投资则以太阳能、风能等节能辅助类项目为主。
(1)大型新能源项目亏损较多,少数中小型项目有高额投资回报,但整体堪忧。大中型新能源项目的投资目的主要是为了“节能减排”,其社会作用远高于经济价值,投资初期出现普遍亏损实属正常。中小型新能源项目因缺乏规模效应,使得新能源在价格上很难替代传统能源,盈利能力差。仅有采用成熟技术,针对特定细分市场开发或提供实用性强的产品或服务的新能源项目,才能获得超额利润和快速发展。
(2)不同能源类型的项目运营情况相差甚远。光热类太阳能项目的盈利状况最好。其次是中小型风能项目,尤其是提供中小型风力发电设备和工程服务类的企业盈利能力强,成长迅速。部分实用性强的光伏类项目、大型风力发电项目、生物能项目在相应的优惠政策下,具有发展潜力。而海洋能、地热能等项目还处于概念炒作阶段,能真正获得投资回报的项目少。
虽然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宏观环境和资源优势,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充足的项目资金,但从新能源项目的运营现状看,却不容乐观,因为新能源发展面临着以下不足和障碍:
新能源人才的不足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其他产业发展不同的是,新能源产业人才的不足不仅是尖端科技人才的紧缺,更重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不足,使得技术、资本、市场三者之间存在信息障碍。
绝大部分新能源项目的技术关键并非是重大技术创新,而是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即把成熟的技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根据各地资源和环境特点开发出实用的新能源产品与服务。因此,项目成功的关键便是技术、资本、市场三方面的有效沟通。但新能源发展时间短,懂技术者不懂投资、懂投资者不懂市场、懂市场者不懂技术,使得原本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技术、资本和市场三者间的关系断裂,导致项目效率低、盲目投资多。
从长期看,新能源项目发展必须依赖于重大技术突破。目前最大的技术障碍却并非技术成果少,而是现有技术难以转化成产品,基本技术的普及程度太低。主要表现在:
(1)项目系统内存在技术匹配障碍,降低研发效率、不利于系统优化。新能源项目主要是将成熟的新能源技术转化为实用新型产品,这一转化过程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多门学科知识,只有各项技术紧密结合,才能研发高效实用的新能源产品。而新能源学科领域跨度广,技术沟通难度大,系统匹配性能差。
(2)新能源项目的基本技术普及程度低,项目的投资、推广等存在技术障碍。如前几年各地一哄而上“水变油”、“乳化柴油”等名目繁多的新能源项目骗局,都能吸引了不少风险资本盲目加盟。这些华而不实的新能源项目的失败却使得许多风险资本对新能源抱怀疑态度,甚至于敬而远之。技术障碍已经严重制约了风险资本进入新能源领域,使得风险资本对新能源项目的态度走向两种极端:要么盲目迷信、要么彻底排斥。
新能源项目所利用的风能完美电竞、太阳能、潮汐能和生物能资源虽然具有可再生性,但开发这些能源,却要受到相应的资源和条件限制,如自然气候条件、矿产资源条件、国土资源条件等。如风力发电项目必须选择在风力资源丰富的沿海或西部地区,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资在日照时间长、晴天多的区域效率更高,潮汐能则必须建立在潮汐落差大的海湾。另外,在目前新能源利用和转化率低的情况下,规模大的新能源项目都需要大量用地。如太阳能发电需要大面积场地获得太阳光能;风力发电场的占地规模动辄千亩以上;生物能则需要有大面积适应作物生长的土地;核能的选址则更加复杂。
从新能源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障碍不难看出,我国新能源经济发展的关键并非是项目资金的不足和存在重大技术难题,而是要提高新能源基本知识和技术的普及程度,培养新能源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在新能源经济发展上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在对新能源项目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进行新能源项目建设,才能真正的促进新能源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辜胜阻:新能源产业的特征和发展思路[J].经济管理,2006,(11)
近年来,各行业飞速发展对于我国电力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的恶化,电力新能源的研究与发展给社会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方向,逐渐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研究的重大课题。但就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的现状来看,诸多不完善因素给电力新能源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主要研究电力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并分析我国电力新能源重要性和现状,探讨我国电力新能源的发展战略,为我国在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是极快的,而且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仅直接拉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因此,发展电力新能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增加能源供应意义重大。总体上看,电力新能源对生态环境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决能源危机。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能源的需求量一直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能源结构也是不断的完善。电力新能源作为一种能源,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很难占据我国主要的能源市场。但是电力新能源所呈现出的巨大优势与潜力,却是有目共睹的,电力新能源的利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煤电紧张的状态,进一步解决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而导致的能源危机。
第二,有利于节能减排。电力新能源的崛起,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石化能源利用率的降低。举例来讲,电力新能源的利用,会使得非法小煤窑的开采量极大的减少,进而对于小煤窑周围的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再举例来讲,电力新能源的利用,火力发电越来越少,使得大气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低。
第三,满足生态环保。目前,对于我国生态环境污染带来影响的主要是煤炭发电以及冬季北方取暖,这是造成环境污染极为重要的因素。其中,造成大气污染最严重的要数电力生产。通过开发电力新能源不仅可以极大的满足人们的电力需求,而且还可以提高环境的质量。因此,发展电力新能源已经成为今后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电力能源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电力能源结构的调整,对我国能源体系进行重组,促进我国能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今后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就目前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现状来看,电力新能源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研究。
第一,我国的风电数量上看是比较多的,但是从规模上来讲,电网规模偏小,电网的顺利运行需要依靠更高电压的支持,才可以实现远距离运输。但是由于经济成本和电网技术问题,这些都给我国的电力新能源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第二,尽管我国目前在风力发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风力发电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规模的增大又使得系统调峰调频出现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的系统调峰主要是依靠煤电,通过大力开发新能源,使得社会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我国在系统调峰调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太阳能发电缺乏社会支持。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能源,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太阳能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还没有被广大的社会人士所认识和重视,因此太阳能发电缺乏社会支持。另外,新能源核心被国外垄断,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技术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国外技术的“代工”,仍然还是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持。
针对目前我国在新能源开发以及利用方面的构思以及设想,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几条发展我国电力新能源的战略。
第一,开发燃煤发电技术。今后我国在发展燃煤发电技术方面应该努力做到主要以高效低排为核心,严格的按照我国的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规章制度进行,同时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而提升本国燃煤发电技术。
第二,大力发展水电。水力发电也是我国发展新能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在实际的水电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水电工程建设以及水库移民、周围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对这些因素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发展水电,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大力发展核电。根据中国现有的核电技术,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核电产业,要求必须达到规模化应用,保证核电的正常持续运行。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核电科技和产业体系,强化大量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完善科技与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我国核电开发以及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就我国现状来看,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尽管我国在开展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的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中,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注意。为此,我国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研究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创新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策略,为我们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1] 蒋坤云.论电力新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2).
[2] 连杰,王璐.新时期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1).
新能源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此外,其电网侧要求输入电能波动小,电能质量高。但是我国现在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还远远不够,稳定性差。目前,我们使用一些高端电子产品基本上也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可以,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人们的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能源成为了现阶段各国都在研究的主要问题。由于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比例依然占能源消耗量的主导地位。如煤、石油等基础能源储量逐渐减少。并且随着能源的使用也导致了很多环境危机等问题,自然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在这样一种全球化的紧张形势下,新能源的开发和运用,十分重要。当前,电子技术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我国而言,也加大了相应电子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在高校相应的设立了关于新能源发电的电子应用学科。对于我国电子技术的提高和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采用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等先进的电子技术。
电力牵引是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最新拓展项目,受到了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并把电力牵引作为本国的核心战略项目开发内容之一。电力牵引,主要是指电动汽车或是高铁、轻轨等。在全球范围来看,特别是交通建设等方面,都大力提倡和使用电子技术在电力牵引领域的应用。从最直观的数据可以发现。截止到2015年,全球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进一步扩大至200万辆,并却大力扩建地铁、高铁、轻轨等发展项目。
电气节能,主要是由电能质量、有源滤波以及变频调速来组成。其中变频节能项目受到全球各国的广泛使用。同时,也是我国大力扶植的项目之一。电气节能的项目可以提高电机系统的整体性能,通过改变调速的方式,可以提高效率。采用变频调节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改进压缩机的电机运转速度,并且提高效率。所以,电气节能不仅涉及到电力系统和电子技术,还对其他国家基础行业效率的提高,起到很大作用。变频调速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技术比较成熟,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非常大。以后對于变频器的发展,应该更加专业化。使得整体的设计和制作都趋于专业化,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集成程度,使其更有竞争力。
智能电网在电子技术上的应用,主要有一些传感技术、信息处理和控制等等一些方面。使用电子技术,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扩大,使其安全性能提高,形成达到稳定高效的智能电网技术。目前,在我国智能电网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尚且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一些智能电网的示范工程只是在有限的项目工程中运用,将其作为示范,进一步去研究智能电网的优点。智能电网运用电子技术,的优势效果十分明显,比如具有较大容量,整体结构优化组合性能好等等。但是我国对其应用的技术还十分有效,所以一些器件性能还有待提升,针对现在的性能和功能不足的问题,重点研究,提高其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无论是水利发电或是风能发电,都要相应的制约因素。水力发电机的发出电量,受到水力压力和流量的限制,所以水电发电的电量,变化差异很大。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一般会受到风速的影响。并且风力发电的转子励磁电流频率与转子转速叠加后,要保持输出频率恒定的情况,才能够获得最大的风力发电功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电子装置在水力和风力的发电的变速恒,被广泛采纳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省掉了励磁机的一系列环节,从而达到快速调节的作用。
电子技术在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作用也十分广泛。主要是从补偿对象中,检测出一些谐波电流的分量,再用这个补偿装置产生一个与这个谐波分量相等,但是极性相反的补偿电流分量。主要目的是要抵消一些谐波电流分量。电子技术在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使用有很大的优势作用。比如:动态响应的速度十分敏捷、功能多样化,并且这种补偿功能和特性,并不会受到电网阻抗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抑制谐波。
电子在高压直流输电方面技术的运用,主要是由发电厂,把发出的交流电用换流器将其整流为直流电,再通过输电线路,把直流电输送到受电端,最后再把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这样便可以为用户提供使用。这种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比如:传输功率大、线路的造价成本低、损耗量小,性能优良、持续稳定等等。
引言:近三年,全球风电产业不断超越其预期的发展速度,并保持着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新能源领域第一的地位,截至2013年上半年,世界风电装机已经超过300GW,其中100GW 是2010年以后新增的,创历年新高,目前世界风机共发电600TWh,超过世界总发电量的3%,各国都非常重视风电产业的发展。
风电是辽宁重要产业,在辽宁省九大新兴产业布局中,新能源排在第二位,“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在新能源方面重点发展风力发电、核电等产业,推动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同步建设,初步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快速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出现了无序上马、重复建设、风电设备和配件过剩生产、无序投资等问题,突出的有:第一,装机数量巨大,发电效率低。截止到2013年上半年,我国装机总量近80000MW,总装机量全球第一 ,但是与荷兰等国家比我国风电场发电效率较低。第二,风电规划比较粗放,风电场核准过多。国家“十二五”风电前三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1349个,装机容量8080万千瓦。第三,全国许多地区风电建设出现“弃风”限电现象,东北地区尤其严重,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6749万千瓦,在建容量4823万千瓦,并网容量只占核准容量的58%,从物理“并网难”,向技术“并网难”转化。第四,金融的资金支持不平衡。可以说,对于我国风电产业,经历了2003到2006年的初步起步,2007年到2010年的迅猛发展后,2011、2012年后风电进入低谷期。可是,应用经济理论研究上,现阶段风电产业现状和发展策略的内容不多,查询各种研究资料,对于风电产业新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可借鉴的理论与经验有限。所以,急需研究风电产业进入低谷期的发展策略。
近些年,我国的风力发电技术的整体发展趋势主要是向大型化,大容量机组发展。2009年,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平均功率为1362kw,到2010年,我国新增风力发电机组的平均功率上升到1466.8kw。2010年,新增加的近13000台风力发电机组中,1.5MW和2MW风电机组数量分别为9793台和980台,成为了 2010年度的主要机组类型。另外完美电竞,2.5MW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也安装了 33台。在我国,风电开发的一个趋势是,目前国内多家风机制造企业正努力进军海上风电市场,正在研制5MW及以上的大型风电机组,有的厂商己经在海上、滩涂或内陆装机,进行风电项目试运行。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先进能源领域“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与示范项目全面展开,通过项目的实施,为机组的产业化及进一步开发更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1.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年装机数量在万余台以上,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生产;2.5兆瓦风电机组和3兆瓦风电机组己经陆续实现了批量化生产;截止到现在5-6兆瓦风电机组已经成功生产,同时正在进行更大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研制工作。相对于目前国外的海上风电机组发展的现状来讲,国内10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研究尚属空白,研究10兆瓦风电机组技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2012年,我国风电场开发呈现平稳快速发展态势。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的《2012中国风电建设统计评价报告》,截至到2012年底,全国(不含港、澳、台)共建设有1445个风电场,吊装风电机组52827台,全国累计风电吊装容量70.21GW,与同口径统计的2011年累计吊装容量56.49GW相比,新增13.72GW,增幅约24%,同比增量及增幅均明显降低。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并网容量62.66GW,风电并网容量约占全国电源总装机容量的5.47%。较2011年累计并网容量47.84GW相比,增幅31%。2015年后,中国海上风电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将达到30GW。
之前,由于政府的供给侧强制配额政策,对于电力集团必须要按照一定比例提升风电装机和风力发电量,使得各大电力集团积极跑马圈地,抢占风力资源优异的地区,极大地拉动了风电建设的热潮。之后2007年,国家发改委又颁布了《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要求电网公司全额收购新能源电,风电发电企业由于有了风电全额上网的预期,纷纷加大风电建设的力度。
目前,中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有了自己的风电场,风电累计装机超过1GW的省份超过10个,其中超过2GW的省份9个,内蒙古自治区处于第一,累计装机17.59GW,辽宁第四,累计装机容量超过5GW。积极推进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快风电场建设,壮大了风电装备制造业,引进了整机技术,我国风力发电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提出了集中式开发和分散式开发并重的发展思路,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风电机组逐步国产化和产业规模化。
但随着时间推移,风电发电量扩大,电网并网不积极,风电消纳难的问题逐渐加重,尤其是三北地区,由于电网电源结构单一,调峰方式有限,产生了大量的弃风。针对这样的情况,目前完美电竞,国外很多国家都实行有条件全额收购政策。我国电网也开始了相应的调整。
以风电整机制造业为代表的风电行业在过去十年来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果,我国也跃居了风电大国地位。自从我国发展风电以来,我国政府就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扶持风电行业的发展。风电行业现时的成就离不开政府大量切实可行的政策扶持。这些政策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风电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这些政策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风电扶持政策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针对性,21世纪初,我国风电行业处于刚起步阶段,扶持政策特别注重风电行业的研发阶段的支持,至今我国的风电技术也跃升到了世界前列。2005 年起,风能的利用在全球许多国家掀起热潮,我国该段时期的风电扶持政策则注重风电项目的投资与风电设备的制造,截止 2011 年,我国的风电设备销售量、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都已跃居世界第一。而近两年风电行业主要面临风电设备制造产能过剩和风电“上网难”等问题,扶持政策则主要针对风电的上网消纳,增加需求。
结语:风电作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其行业金融风险将会影响到我国可再生能源战略的实施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局。虽然风电发展前景巨大,但其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我国风电产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运行管理还缺乏经验,风电场并网技术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此外,中国的风能资源虽然丰富,但目前所掌握的储量和分布资料是粗略估计的难以满足风力发电开发的要求。所以风力发电开发仍有很多路要走。
近年来,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危机矿山企业在接替能源找矿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获取了大量的新矿石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存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在整个矿山效益中占据着重大的比例。同时,在目前的矿山开采中,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进行找矿对于实现矿山工作的持续、科学和低碳要求极为关键。
矿山资源是当今工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再生、无法替代的社会基础能源。在目前的矿产开采工作中,做到合理、科学、节约的开采矿产资源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主要途径,是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所谓的矿产资源主要指的是经过地质成矿作用产生的一种含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其所在位置经常都是埋置在地表、地下的一种有色矿体结构。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矿产资源,同时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对矿产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储存量是有限的,其在大范围开采的同时也必然造成后续补给不力问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做好有关的找矿思路探讨。
矿产资源是极为重要的社会资源,是一种具备着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质或者有用元素的集合体。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矿产资源可谓是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资源。但是就矿产资源分析而言,其本身是非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存储量极为有限,这也就使得矿产资源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大而缩小,导致整个矿产资资源水平受到极大的限制。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得出,截至目前世界上工业制品原料中大约有七成以上都来自于矿产资源,而生产能源中更是有九成以上来自于矿产资源。由此可见,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多么重要的,其地位是多么突出的。就我国的矿产资源现状而言,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具备着矿种齐全、矿产配套的优势。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有近两百种,探明存储量的矿产资源也有一百五十多种。这一数据猛然一看还算不错,但是结合我国众多的人口和铺张浪费的社会现状分析,其中人均拥有资源与世界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仅仅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面对矿产资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现状,在当前的矿山工作中做好找矿新技术、新思路的研究越来越重要,这也是提高矿山工作的主要手段,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关键所在。在工作中,主要的工作要点如下:
在当前的矿山开采工作中,我国大多数的矿山都有着矿床和矿体规模大、矿山开采不科学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矿床开采的过程中由于矿体产量的因素所导致的贫化损失较为严重,同时这种问题的出现也正是以为内地质和采场管理不科学而造成的。为此在工作中做好矿山采场和地质的管理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通常都是采用随时采样化验、及时的对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场地进行规划等。
在本世纪之初,我国很多的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使得资源频临枯竭,或者因为开采过渡使得资源所剩无几,这不仅影响到国家资源保障,也给矿山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影响。在目前的工作中,根据有关规定逐渐实现了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有关中直企业、有关地勘单位与项目办公室紧密配合;矿山企业和勘查单位积极协作;地方政府努力为项目实施营造良好环境,形成了“政府企业共同出资、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勘查开采紧密结合、一流专家监审指导、突出技术方法创新、严格项目全程监管”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通过中央财政投入潜力大、资源危机程度高的矿山,增强了矿山企业投资的信心。同时,通过专家现场指导、技术把关,科学布置工程、合理安排工作量,提高了找矿效率。通过制定管理办法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充分发挥了省级项目主管部门和专家监督管理的作用。坚持矿山企业、地勘单位和科研单位相结合,充分利用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调动了各方的找矿积极性,开创了新时期地质找矿工作的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找矿效果。
国土资源部通过对煤、铁、铝、铜等30个矿种1010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的现状调查,得出结果:开采年限不足15年的危机矿山有632座,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金等矿类(种)矿山危机程度相对较高。
在矿山资源潜力调查基础上,国土资源部分期分批实施了230个危机矿山找矿项目和96个矿产预测项目和新技术新方法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查明了矿山资源潜力家底,从而对开展危机矿山找矿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成果对科学部署矿山地质工作、制定矿业城镇发展规划、了解国内矿产品可供情况及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际上,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地质找矿工作面临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国土资源部确定,“十二五”期间,将坚定不移地推进老矿山深部和接替资源勘查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包括矿山企业、地勘单位与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学会等。二是大力推进和全面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充分发挥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拉动矿山企业开展接替资源找矿工作,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三是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对比研究和有效性试验,充分利用新的成矿理论,拓展新的找矿方向和矿床类型。
总之,在当前的找矿思路研究工作中,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矿山基础性地质工作,拉动矿山企业开展矿山深部和找矿,实现矿山深部和找矿重大突破,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矿山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后劲,增加国家紧缺矿种和战略性矿种接替资源储量,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刘林会.运用成矿规律 开展边外找矿工作[A]. 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产业发展政策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 2006
[2] 蒙永坚,雷振东,苏伟红.来宾地区锰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A]. 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现状天府新区天然气气源主要依靠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威青线、新威青线、北内环支线(包括成都市域范围),基本满足天府新区范围内既有的用气需求。
天府新区范围内现状气源点分布较多但规模较小,主要为川西北气矿双流作业区苏码头,目前产量0.22×108m3/a。井站及管线分别分布在华阳镇、新兴乡、正兴镇、万安乡、中和镇及龙泉驿等地区,生产天然气分别集中输往华阳天然气公司的万安配气站、中和配气站,龙泉天然气公司的向阳配气站,供气至成都、华阳、龙泉等地区的天然气用户。
天府新区内的输配管网以高压输气管线为骨架,其余输配气管线均以此为依托,延伸至周边各区、县、镇(乡)。
天府新区现有区域骨干输气管线条,分别为威青线、新威青线、北内环支线 成都市天府新区燃气管网现状图
天府新区内现有籍田、煎茶、兴隆3处输气站,配气站有11处,分别位于新秦、万安、公兴、华阳、航空港、文星、牧马山、龙灯山、二寺、南玻、向阳桥。
目前规划区内终端用户为74.3万户,总用气量为230~284万标准m3/天,其中工业用户用气量110~130万标准m3/天,城市燃气、CNG用户用气量120~154万标准m3/天。民用用气量比例为41%,工业用气比例为48%,CNG用气比例为11%,现有的输配气管网遍布高新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等区县,在区域范围内覆盖面积达到94.5%以上。
由于行政区划及市场化的原因,各区县都有各自的天然气供应企业,经营主体多样化。各地天然气输配气管网和供气设施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划地为界、分散发展的状态,没有形成统一规划、协调共享的管理体制,使得管网资源未能有效整合,缺乏系统调节能力。
燃气设施建设城乡发展不协调,各区县城镇建成区天然气管网设施较为完善,供气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但在乡镇地区输配管网则不够完善,且无调峰设施,导致供气的稳定性、可靠性不高。
规划区天然气主要用户包括居民用户、公商用户、工业用户和汽车用户,用气种类分为居民用气、公商用气、工业用气和汽车用气。
根据天府新区用气类别及用气指标,同时结合规划区域内的人口分布,对天府新区各组团规划目标年限燃气用气量进行了预测。
结合天府新区气源现状情况,确定北内环复线、威青线 成都市天府新区气源规划图
北内环复线输气管道联接重庆铜梁输气站和简阳玉成站输气站,引入中亚进口气对规划区供气。北内环复线/日。
现状威青线起于龙泉驿区区平桥输气站,止于越溪输气站。 管线万标准m3/日,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天府新区采用高、次高、中压三级管网输配系统,高压和次高压管网系统为输气、储气管网,中压管网系统为配气管网。规划区内高压输、储气管线接收门站天然气后,经调压后分别向次高压、城市中压管网供气。次高压天然气经调压后,向城市中压骨架管网供气,由中压管道向各类用户供气。
高压管道形成“一干三支”的骨干管网系统,由骨干系统延伸构建各功能区燃气网络。一干为沿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修建高压输气管道,保证沿线功能分区用气。三支分别为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供气管道、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供气管道、永兴—龙泉供气管道。
在规划区内结合现状次高压天然气管道条件,沿快速路沿线布置次高压天然气管道,次高压天然气管道设计压力1.6Mpa。
在规划区内结合现状中压天然气管道条件,沿城区内道路沿线布置中压天然气管道,次高压天然气管道设计压力0.2~0.8Mpa。
结合成都市天府新区燃气输配管网规划情况,燃气储气调峰系统规划采用高压管道储气调峰的方式。
保留适合天府新区未来城市发展的燃气管网,对现状燃气管网进行有效的改造和升级,淘汰一些不合格的现状燃气管网,并对城市燃气管网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目前,天府新区内大部分调压站实际运行压力、配气量均位于较低的水平,为了适应未来燃气的输配要求,需全面进行改造,提高现状调压站的设计压力、配气量。
成都市天府新区燃气规划的实施为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供了可靠保障。规划充分考虑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在利用现状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的长远发展,近远期结合,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1]赵淑珍,周丁.城市燃气管道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浅析.天然气与石油.2005.
[2]陈显冬.燃气规划中市场需求预测的若干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6).
[3]吉林市燃气管理办公室.吉林市燃气发展“十一五”规划[Z].2007.
[5]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深圳市燃气专项总体规划(1996-2010) ,1996.
摘 要: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专业发展为引领,积极促进专业能力的自主发展,是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继续保持职业生命活力的一项现实要求。本文就此议题提出个人观点。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项国家发展战略。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技术领域上较传统汽车有了很大拓展,并融入了当今前沿科技,前瞻性强、技术叠生、更新快,这就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有了更高的能力培养要求,由此对汽车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也有了更新、更高的现实要求。
目前,由于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及专业教学实践和经验均源自于传统汽车,而职业院校又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办学环境,产、教、研三者结合不紧密,教师对汽车产业发展资讯及其服务后市场的人才能力定位的把握处于被动和滞后状态,原有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教学实践经验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的人才培养要求,加之,教师对有关新生技术及其衍生的应用技能的传授缺乏教学实践,使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的把握存在盲目性。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视野下,教师要以专业发展为引领,积极促进专业能力的自主发展。
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是实现专业成长的原动力。汽车专业教师在国家大力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大背景下,应增强职业危机敏感性,主动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路径及其在汽车技术上的变革,领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引发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变化,以及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将面临的挑战,通过系统反思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和困惑,并将之内化为需求,激发专业自主发展的自觉意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和阶段特征,其不仅是教师成长的目标,也是一个动态、连续并贯穿其整个教学生涯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个体主动、自觉参与才能完成。教师对自主专业发展有了规划,才能在自主发展中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行动目标,避免出现行动盲目和职业懈怠。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应以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为导向,通过客观、全面、深入地剖析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形成发展愿景,从而确定出自我专业发展方向,合理定位发展阶段和行动目标,并动态依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修正规划内容,制订出合乎个性、现状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结构、新技术不断叠生和涌现的现实背景下,应勇敢跳出传统职教师资成长的藩篱,开阔自我专业发展视野,主动加强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和使用单位的联系,积极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开展跨行业、跨学科的横向学习和交流,及时把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走向及其最新技术成果,并通过实践参与、科研探究和专业合作,促进自我产教研融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加快对新知识的建构和专业能力的创新,从而不断拓展、完善知识和能力结构,增强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同时,促进自己由“学科型、传统型、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型。
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基于行为主义基础上的教师能力本位的发展,而是基于认识情境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涉及许多新知识和新技能,并且知识和技能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会被不断地更新和替代。因此,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提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信息,开放课程内容,将随新能源汽车发展而新生的知识、技能引入教学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及时捕捉教学灵感,发现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得失,促进教师通过自主的教学实践反思和研究,找准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同时,也有利于驱动教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积极探寻策略和方法,克服和消除自身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合理,促成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新的教学经验的生成,从而积累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提升教学核心竞争力,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有效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0JG13)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国家对新能源利用越来越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政策。目前北京市较为重视“新能源”学科点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议在有条件的院校建立新能源培训试验中心,以培养一大批能胜任新能源发展需要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系开设了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系列课程,将侧重于新能源开发与电机节能技术,专业特色突出太阳能发电技术、电机节能技术方面的能力培养。“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是新能源系列课程的开端课,是给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主要介绍新能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设备、研究进展、主要应用及国内外最新的有关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基本理论、研究进展、作用与地位,了解新能源的特点应用及相关的政策。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对“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对开设课程的意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优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传统能源消耗量大幅增长,引发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为此,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一方面,发展新能源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引领中国经济走向低碳化。虽然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然而推动新能源行业前进的人才供给却显得捉襟见肘。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核心技术的缺失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估算,到2020年在风电领域的从业人员就将会有几十万,其中包括几万名专业人员。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未来10年内国家每年平均要开工建设5~8台以上的核电机组,预计每年对核电人才的需求有数千人,而全国每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总量不超过500人。对于快速发展的太阳能产业而言,人才供应同样面临严重不足。在这种背景下,开设“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非常有意义。
“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共计32学时,其中讲课16学时,实验16学时。该课程属于认知课、基础课,开设学期较早,实验所占比例较大。开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世界能源状况和发展趋势、中国的能源状况和发展趋势、目前常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现状。课程涉及能源基础知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地热发电技术、海洋能发电技术、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等。开设16课时实验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个系统设计的概念,初步认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以后参加学科竞赛作准备。让学生有新能源的概念和认识,通过动手调试太阳能智能车,培养初步动手能力,提高实践兴趣,为以后参加学科竞赛打基础、做准备。
新能源发电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新技术,其知识内容更新速度很快。因此,必须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以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改变以往“填鸭式”课堂教学,以“探索型”、“服务型”和“研究型”教学为主。由以往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逐渐向学生自主设计课题的“开放型”实验转变。发展学生的开放式创新式思维,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
主要介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含义和分类,涉及类别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小水电、海洋能、燃料电池等。总结和分析国内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开发现状、总体布局、重点领域及发展前景,介绍了部分太阳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风能发电、小水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工程项目案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果,有些新能源发电技术已经进入商业化发展阶段,因此教学内容也要跟随技术发展而不断更新,现有的教材内容较陈旧,对新技术的介绍较少,一般只能作为参考教材。对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等选用教材章节内容。将查阅最新科技发展成果和科研成果、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等作为教材补充内容。既向学生介绍新能源发电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通过最新科技发展成果介绍,也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的最新动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推荐专业网络平台、论坛、科技文献,作为教学内容和课后拓展阅读材料,既将最新的科技知识组织到教学内容中,也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与时俱进的社会所需的新能源技术优秀人才。
传统的电能由化石能源转化而来,但同时也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目前,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标志着新能源电力时代的到来。
分布式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且不存在传统光伏建设所存在的并网困难、损耗较大、存在冲击等问题,因此对于绿色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光伏产业链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欧美等国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国际市场萎缩,国内产能过剩是造成我国光伏制造业发展困境的三大主要原因。就中国内部而言,西北地区发电量多但用电负荷偏低,造成生产的电量很难在本地得到使用而需通过长距离输送到用电负荷较大的地区。对此便存在并网方式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和经济政策问题面对这一困境,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启动“金太阳”和“光电建筑一体化”等示范工程,促进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投资者拿到补贴后就将工程弃之不顾,甚至未能按时完成工程建设,此外,也存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规范与标准缺失,市场不规范的问题。以上种种因素造成很多光伏电站荒废不用的状况。分布式光伏电站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巨大挑战。
在德国,每家每户都可以装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并并网运行。同时电网企业也会及时与用户进行电力结算,为用户带来较高效益。可见,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德国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了。
日本政府出台新政策鼓励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以较高的收购价格促进用户装机容量的增加。此外,“面向2030年的光伏发电线路图”也为我们展示日本在未来的发展目标。
美国是能源消耗大国,早在1997年克林顿就提出了“百万屋顶计划”,加上其本身光伏产业比较成熟,因此在极短的时间内光伏产业便得到大规模发展。直至如今,美国各洲仍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光伏发电项目。
自2005年开始,江西开始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江西赛维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迅猛崛起,带动了光伏产业的发展。江西赛维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制造企业。目前,江西的光伏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众多高水平、大规模的项目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被誉为“赣西明珠”的新余市,一直以钢铁行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钢独大”发展模式的弊端就显现出来。随着赛维的入驻,新余的光伏产业迅猛发展,一跃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城市。
然而家庭式分布光伏电站,发展并没有如赛维一般迅猛。原因有以下几点。1、前期投资大。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前期投资是每户好几万元,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这个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存在未知的风险。因此,并非所有用户都有兴趣去尝试。2、补贴到账速度慢。基本设施的建设费用大部分来自服务商垫资,尽管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补贴支持,但是等补贴能够真正到账的时间非常长,因此让服务商垫资的难度很大。3、并网购电结算周期长。电网对用户多余的电量进行采购,而资金的结算周期一般是一个季度,甚至是半年。用户无法在短期时间内得到利益,这也打击了用户参与该项目的积极性。
1、售电结算。目前,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余电上网所得的收入必须凭增值税发票才能取得。但是普通居民并无法提供,因此用户在售电结算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简化该类结算的流程,为居民合理及时取得售电费用提供便利。2、补贴。当前,家庭分布式电网的补贴主要来自各级政府。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资金回收周期长、投资风险大。政府应完善补贴政策,给投资者带来信心。如采取差异式补贴,结合配额管理机制,鼓励家庭式光伏发电的发展。3、商业模式。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如政府统一建设,光伏企业主导,租赁房屋建设等,以新的商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发展。
目前,网络即时通讯工具(Instant message)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依据客户端使用技术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C/S结构的网络通讯工具,如QQ、MSN等;另一类是基于浏览器的在线聊天工具,如各种语音、视频聊天室等。由于基于C/S结构的即时通讯工具在用户人数上有一定的限制,而在线聊天室又存在不能即时刷新用户状态列表、缺少在线文件传送、无留言和公告的功能等问题。使得这两类网络通讯工具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如文化共享工程普及工作。
针对此问题,本文从系统设计和现实可操作两个角度,利用AJAX与JAVA技术,具体实现了一个用于文化共享工程信息交流的系统,最大程度上做到了无用户数量限制、用户状态即时刷新、良好的即时交流环境和用户感受、文献资源即时获取、离线留言与群发系统公告,解决了网络公众即时通讯工具在文化共享工程信息交流应用中体现出来的问题。
基于浏览器的即时通讯工具不仅要有像QQ、MSN等基于C/S结构的即时通讯工具的功能,还应具备在线聊天室工作在浏览器上的特点,因此基于浏览器的即时通讯工具应能够做到:
(5)离线用户有离线提示,同时可通过留言方式发送离线)有选择对用户单发、群发公告信息。
本系统采用AJAX与JAVA技术的结合,充分利用了AJAX技术丰富的前台展示能力。AJAX技术前台展示能将基于网页的Web应用转换为基于数据的应用,在基于数据的应用中,用户需求的数据如联系人列表,可以从独立于实际网页的服务端取得并且可以被动态地写入网页中,给缓慢的Web应用体验着色使之像桌面应用一样。
后台采用JAVA技术,JAVA具有跨平台、安全性、多线程、网络Socket编程、数据流概念等性能优势,保证了数据的有效送达与高可扩展性。
本模块中要在B/S结构下即时用户状态列表,同时有效体现用户之间的留言信息情况,有未读过的消息要有所提示。
即时展示用户上传的交流信息,要求有自动滚屏、用户状态变化信息提示,群发系统公告信息等一般网络聊天室功能。同时支持多媒体信息的展示。
本模块完成向已离线用户的信息传送,要求可一对一留言、管理员一对多留言管理功能。
咨询信息是用户交流的主窗口,主要记录用户的发言信息,用户可把此表保存的信息作为交流历史记录查询。包括咨询信息ID、咨询信息编号、咨询信息内容、信息日期、信息地点、信息对象信息人等字段。
用户昵称不重复,对用户密码进行了MD5编码加以保护。用户的头像文件信息可通过判断用户的在线状态调用一个色彩图和一个灰色图来分别表示用户在线和离线。包括用户ID、昵称(唯一)、密码、真实姓名、头像文件路径、QQ等字段。
通过维护一个表,可将用户离线后的信息保存。同时通过一个状态字段left_word_new,表明是否有未读的新留言。包括留言ID、留言编号、留言内容、时间、地点、者、对象、留言状态等字段。
公告信息主要起管理员向指定用户群发送公告信息的作用。发送的方式可以是向部分用户也可是向所有用户。包括公告ID、公告编号、公告标题、公告内容、日期、地点、者等字段。
由于B/S结构中,服务器端无法探知用户的在线情况,一般在线聊天室采用的方法是当用户Session失效即判断用户离线。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探知用户在线与否完美电竞,但即时性较差,如果将Session的生命周期缩短,容易造成其它利用Session的程序出现错误。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在服务器端设置用户状态变量(HashMap)all_users_status,同时客户端、服务器端各放置一个计时器C_Timer、S_Timer完美电竞,客户端通过C_Timer定时对服务器端用户状态+1,考虑网络延时,我们还设定了用户状态变量上阈值。通过服务器端S_Timer定时对用户状态—1,同样设定了用户状态的下阈值,当用户状态达到下阈值时,认为此用户离线,当用户状态不小于下阈值时,可认为用户在线。一般网络情况下,可设定两个计时器的刷新时长为1秒,上下阈值设定为5和—5。
本段代码实现了一个用户生成过程中,用户编号自动生成的功能,通过采用互斥技术,保证了用户编号生成的唯一性。
本系统应用于吉林市文化共享工程项目中。文化共享工程是由国家支持的文化知识技术普及的社会网络工程。其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国家骨干通讯网络系统,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现有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扩大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利用,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实现优秀文化信息通过网络为大众服务的目标。目前注册人数已达200余人,业务覆盖吉林省各市、县文化共享工作,为吉林省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本文通过对目前网络流行的即时通讯工具的分析研究,实现了一种基于浏览器的通讯工具。此应用不仅综合了C/S结构即时通讯工具与基于浏览器在线聊天工具两者的优点,而且解决了上述两种即时通讯工具,或因商业或因技术等原因造成的不能在文化共享工程项目中应用的问题。此应用对于“富客户”技术在文化共享工程领域的应用是一个探索,为将嵌入式IM工具加入到文化共享工程应用中打好了基础。
[1] 罗艳.即时通讯软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8).
[2] 徐婷.IM工具在实时虚拟参考咨询中的应用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9(01).
[3] 黄凯,陶宏才.即时通讯系统服务器端简要设计[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